以下這篇文章是用一千字寫永康街的美食,正好,待在永康街的時間居多,在他吃過的店之中,我也吃過不少。就此把它轉載下來,供作紀念。
幾間介紹到的店家之中,就我吃過的來一一談談我的看法吧。
牛家莊:我對牛家莊的印象不大好,牛肉炒飯有點油膩、死鹹,大概是與舒國治口味不同吧!其實他有在其他文章之中推薦過淡江旁的麗水街「小茅屋」炒飯,我有特地去吃過(因為外觀實在太讓人不想進去用餐),其口味較為清淡、飯粒分明,不會有外面店家炒飯一定要用醬油的習慣,而我個人比較喜好這樣的炒飯,故,小茅屋勝!(舉起)
永康街刀削麵:對我來說也只有普普,我比較喜歡佳客多(我應該沒記錯店名)的雜醬麵,醬料順口,麵條Q彈有勁,比之老張、永康牛肉麵店勝出太多,但湯頭我想確實不如張記了,只是因為價錢上個人對於老張牛肉麵有點感冒,基本上只吃過一次就再也不打算進去了。
騎樓義大利麵:騎樓義大利麵的肉醬部分確實不錯,同時個人喜好吃硬一點的麵條,剛剛好騎樓滿足我上頭兩個願望,其他餐點我個人就覺得還好。
芋頭大王:的確不錯,蜜芋頭煮的熟爛又透,卻能甜而不膩,讚!
其實當中,我最想去吃的是「珠寶盒」,裡頭的點心都讓人看的賞心悅目啊,另外「品悅糖」也搬到金華街上頭了,兩大甜點店夾擊之下,要分出勝負也得讓我先嚐過先!這段在淡江城區部寫論文的日子裡,應當要去品味一番,以不枉消耗在此的光陰處處!
說真的,永康街這一帶,餐廳真的很多。不論是日式的游壽司、紅蜻蜓串燒、樂麵屋;中式的大來小館、鼎泰豐、高記;美式的加州燒烤堡、信義路口的炸雞翅;越式的越南小吃等,都蠻密集的散落在這方圓不到一公里的商圈之內,確實要在這邊找到好吃的不難,但要找到適合我這窮鬼學生的卻很難。
這邊,最平價的餐食,就屬7-11的便當了吧!原因無他,乃因為它是公定價位的。
從一堆高貴的餐廳之中,扯到7-11,我看只有我這麼做吧,對我來說,7-11還是永康街內我最常光顧的店。
言盡於此,看看舒國治的介紹吧,如下:
永康街全長不過幾百公尺,由頭走到尾,十分鐘都不用;然而這樣短短一條小街,竟然是台北近年最受稱道又最佈滿觀光遊客的一處歡樂園地,此等文化魅力,不宜忽視。
倘以一千字的篇幅,三言兩語,給永康街做一指南,不知容易否?且來試試。
北面路頭處,有「鼎泰豐」,座落在信義路上,永遠大排長龍。有內行的吃家,懂得買「外賣」,像鮮肉粽子,像泡菜、小菜,甚至像蝦仁蛋炒飯,倉促間放到家裏飯桌上,亦不失是一頓美味。
![]() |
|
接著來到「永康公園」,此是台北市最了不起的一處戶外公共空間。乃它最聚人氣,最大小正好,最清朗明爽,最宜小孩大人、男女老少。西南角,一公廁,給過路人很多方便。東南角,有蔣中正頭像,下面兩張長凳,亦是與朋友相約集合的好定點。
公園西側,滿是吃店,十巷五號是「永康刀削麵」,座上頗多近處鄰居,我多半吃炸醬麵,並皆囑「麵煮爛一些」,晚上一到八點,準時打烊,規律極矣。
公園底,向東延伸,是為卅一巷,巷內廿號之二「冶堂」茶文物空間,幽處其中,是極多遠地遊客發現後最難忘的驚喜。
回到公園底,向南這一條巷,才打通十多年,稱金華街二四三巷,是寬度較軒敞又店面較富風格的一條小徑,最受散步者的喜歡。東側自「騎樓義大利麵」至「雅緻人生」,十多年來換過不知多少家店,其中「Lisa銀飾」撐了極久,前兩年還是搬走了。
西側有一巷,稱永康街卅七巷,有兩家小酒館,Mei's與Maui,皆是受知於深悉永康街沙龍生活三昧的小圈圈老享樂家們。向西走至永康街口,是一家舊模 樣的文具店,它的玻璃櫥子,若能擺放幾種精心設計,但極盡老日粗樸的土紙日記本、筆記本,再加上幾款低價卻簡美的原子筆(像BIC牌的Soft Feel橡皮面原子筆),這會是多好的一家小文具舖啊。
自永康街再向南,四十五之一號,是Truffe One巧克力店,亦是台灣不管進口或本地製的裏面最好吃又最沒有添加怪味的絕佳巧克力店。
跨過金華街,這一段永康街雖是較晚才受知於人,亦是處處充滿歡樂,餐館「小隱」、「大隱」、畫廊「一票票人」,古董店「觀荷」等的富於人氣不在話下,即四 十二號「珈品洋酒」(波士頓理髮廳旁),威士忌種類頗多。六十號三樓,是市立的圖書館,偶而匆忙中亦得在此趕一兩頁稿子。
七十五巷向東延伸,廿一之一號,是「火金姑」,堪稱台北少有的舊燈專賣店,不少對設計有強烈主見的行家,常來此尋找室內打光的靈感可能。再向東走,有青田街一巷六號的「學校」咖啡館兼「魔椅」傢俱,此處的歐洲五、六、七十年代桌桌椅椅頗是教人著迷。
永康街到底,門牌只到九十九號。底端是師大圖書館圍牆,左拐是麗水街卅三巷,先有「珠寶盒」,賣法國式麵包與甜點,後有Cozy咖啡,皆是清幽巷中的美 店,老客極多。出到路口,便是金華街一六四巷,向北可直通前說的金華街二四三巷,向南不久便成了和平東路一段一四一巷,是台北我最常取道經過的一條巷子。
有人說,永康街若再有二樣,便更完美了,戲院與旅館。實則昔年皆有。戲院為「寶宮」即今金山南路二段廿五號至廿九號那幢大樓便是寶宮拆後所建。旅館則猶記四十年前有一「惠康」旅社,約當信義路上「中心西餐廳」對面,也早拆了。
資料及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